前端无法像原生APP一样直接操作本地文件,否则的话打开个网页就能把用户电脑上的文件偷光了,所以需要通过用户触发,用户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操作触发:
- 通过input type=”file” 选择本地文件
- 通过拖拽的方式把文件拖过来
- 在编辑框里面复制粘贴
第一种是最常用的手段,通常还会自定义一个按钮,然后盖在它上面,因为type=”file”的input不好改变样式。如下代码写一个选择控件,并放在form里面:
1 | <form> |
然后就可以用FormData获取整个表单的内容:
1 | $("#file-input").on("change", function() { |
把input的value和formData打印出来是这样的:
可以看到文件的路径是一个假的路径,也就是说在浏览器无法获取到文件的真实存放位置。同时FormData打印出来是一个空的Objet,但并不是说它的内容是空的,只是它对前端开发人员是透明的,无法查看、修改、删除里面的内容,只能append添加字段。
FormData无法得到文件的内容,而使用FileReader可以读取整个文件的内容。用户选择文件之后,input.files就可以得到用户选中的文件,如下代码:
1 | $("#file-input").on("change", function() { |
把原始的File对象打印出来是这样的:
它是一个window.File的实例,包含了文件的修改时间、文件名、文件的大小、文件的mime类型等。如果需要限制上传文件的大小就可以通过判断size属性有没有超,单位是字节,而要判断是否为图片文件就可以通过type类型是否以image开头。通过判断文件名的后缀可能会不准,而通过这种判断会比较准。上面的代码使用了一个正则判断,如果是一张图片的话就把它赋值给img的src,并添加到dom里面,但其实这段代码有点问题,就是web不是所有的图片都能通过img标签展示出来,通常是jpg/png/gif这三种,所以你应该需要再判断一下图片格式,如可以把判断改成:
/^image\/[jpeg|png|gif]/.test(this.type)
然后实例化一个FileReader,调它的readAsDataURL并把File对象传给它,监听它的onload事件,load完读取的结果就在它的result属性里了。它是一个base64格式的,可直接赋值给一个img的src.
使用FileReader除了可读取为base64之外,还能读取为以下格式:
1 | fileReader.readAsDataURL(this.files[0]); |
其它的主要是能读取为ArrayBuffer,它是一个原始二进制格式的结果。把ArrayBuffer打印出来是这样的:
可以看到,它对前端开发人员也是透明的,不能够直接读取里面的内容,但可以通过ArrayBuffer.length得到长度,还能转成整型数组,就能知道文件的原始二进制内容了:
1 | let buffer = this.result; |
第二种方法见下篇